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蔓延时,有媒体对企业主进行访问调查,当企业被问及“此次疫情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哪些中长期影响”时,超过一半的企业表示将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业务线上化。
如今,2023年经济市场将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如何提高企业自身的抵御力则成为了企业生存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而数字化经营管理则是较好的解决方案之一。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另一方面,各行各业已经出现许多通过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标杆企业。
那么中小企业该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呢?接下来,本文将从数字化转型误区、定义、战略思维和转型方法这4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数字化转型误区
1. 数字化转型不是单个技术的应用,而是需要打通端到端的数据,避免各种信息孤岛;
2. 数字化转型不单单是要求管理者懂得数字化等相关知识,更需要对员工开展数字化转型相关的培训,依靠公司上线共同推进;
3. 数字化转型首先关注的不应该是技术工具,而是回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原点,结合企业自身管理云亭体系,再来通过技术提高竞争力;
4. 认为数字化就是全数字化,并且流于表面形式。其实数字化转型需要以点到面循序渐进地进行。
二、数字化转型定义
中国国家发改委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是:传统企业通过将生产、管理、销售各环节都与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相结合,促进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数字化转型。
简单来说,数字化是对信息化的升级,不单单是产品和服务方面,更是在营销渠道、运营体系、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和财务体系方面进行相应的数字化转型。
其一般要经历3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基础信息化建设阶段、信息化深度应用阶段和数字化转型阶段。
三、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战略思维
1.蓝海战略
①现有市场中的顾客不是争夺目标,更多地应关注有潜在需求的顾客,去开辟新市场。
②通过削减价值感知度不高的环节来降低成本,通过增加或者完全创新一个新的价值主张,让消费者感觉到差异化。
③技术创新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开辟蓝海市场所运用的技术通常已经存在,它可以是多个已有技术的综合,创新者只是将这种技术与顾客看重的价值联系起来。
2.战略手艺化
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认为战略的形成是摸索、尝试、学习和调整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行动推动思考,战略自然形成。并且计划者应尽可能专注于战略制定的过程而不是战略内容。他们应提供战略思考所需的正规分析或硬数据,扩大对问题的考虑面,而不是寻找正确答案。
同时,一个好的战略应该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分别是:有市场需求、企业能力足够、有差异化优势。
3.转变战略方式
①压缩战略规划的周期,具有一定的弹性;
②将战略的规划和执行合二为一,让外部顾问和企业高管一起去探讨战略;
③迭代,在执行战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但是确保大方向与初始确定的战略方向基本一致。
四、数字化转型方法
1.数字化转型7步法
①引入数字化转型专家,和内部高管共同制定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②培养全体员工数字化转型意识,并安排相关的培训或是去标杆企业进行考察,让大家对于数字化转型达成共识;
③由点到面,循序渐进,逐步改善数字化转型实施项目。前期可优先选择数字化效果易衡量的职能,可设立相关OKR体系;
④当数字化转型试点进行至半年以后,可以进行阶段性复盘,并且规划下一步的计划。复盘可以参考以下五个步骤: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行动计划;
⑤前期试点较为成功后,可分享成功经验并逐步扩大数字化转型试点范围;
⑥通过不断完善和现有经验确定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方案;
⑦全面实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定期复盘,优化改进。
2.数字化转型3大检验标准
①以技术赋能数字化运营体系,以能否提升组织效率为检验标准;
②以战略重塑数字化商业模式,以能否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检验标准;
③以人才打造数字化组织能力,以能否为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力量为检验标准。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