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而至,信用在大数据时代的作用也越发重要。
在我国,公民个人的信用情况,一般通过个人征信报告体现。办理过银行贷款或信用卡的朋友都知道,个人征信在信贷业务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个人征信不好,很有可能导致贷款、信用卡申请被拒。
那么,如何解读个人征信报告呢?跟着小蓝一起来了解吧!
个人基本信息
报告的首页部分会完整呈现我们的出生日期、性别、学历、婚姻状况、就业状况、通讯地址、手机号码、居住信息、职业信息等,基于这些基本信息,金融机构会对你形成初步的用户画像。
信用(贷款)信息
这部分比较关键,简单地说,就是你个人与金融机构发生往来的所有明细。
也就是说,但凡与金融机构有借贷往来,包括办一张信用卡都会被记录在内。
1信贷交易信息明细
在信贷交易信息明细看,展示的是贷款或信用卡最近 60 个月的还款记录。
字母N代表正常还款、字母C代表销户、字母G代表结束、*代表本月没有还款历史,即本月未使用,数字代表逾期天数,如:1-逾期1-30天、2-逾期31-60天,以此类推,最大是7,代表超过180天。
2信贷交易违约信息概要
征信报告会记录我们最近5年内发生逾期(透支)的情况,这会是金融机构衡量借款人信用状况和还款意愿的重要标准,所以千万不要逾期哦!
也就是说,如果逾期了,应当立即还款,5年后在征信记录上便不会再显示了。
3信贷交易授信及负债信息概要
在这里,金融机构可以看到咱们所有贷款和信用卡的信用额度和贷款合同金额,信用卡透支金额、未归还的贷款金额,这些都是金融机构衡量我们还款能力的方式之一。
查询信息
查询记录记载了我们的信用报告因何种原因而被查询,如果短时间内查询记录较多,金融机构会认为借款人可能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从而影响我们后续的贷款。
查询记录里包含了近2年内关于你征信报告的所有查询记录,包括你自己查的,申请贷款或者信用卡时银行查的,等等。记录一多,行业内就称之为“征信花了”。
每个银行对征信查询次数都有红线要求,超过一定次数的,再好的资质也无法申请贷款。
以上就是征信报告所包含的内容,随着现在互联网数字科技的发展,我们的个人信息是越来越透明,任何有失信的行为都有可能会被记录在征信报告里。
而且征信对我们生活各方面都有影响,当你去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贷款买车买房时,它们都会要求你提供征信报告,所以大家平时一定多加注意,爱护好自己的征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