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保理业务
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是银行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熟的融资模式。该模式下,公司通常与客户指定的银行签订供应链金融协议,由银行基于客户自身的商业信用,在扣减一定的利息费用后提前支付货款给公司;货款的信用期到期后,再由客户直接支付货款给银行,从而实现银企互利共赢。
公司客户出于延长付款期限、银企合作关系等自身原因向公司提出开展保理业务,该业务模式对交易各方的有利影响主要为:
1.客户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商业信用,延长付款期限,有助于减少资金管理成本及银行费用;
2.银行提供融资服务,赚取利息费用;
3.公司能够在信用期之前收取货款,降低回款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上述业务模式有助于提高供应链资金运作的效力,降低供应链整体的管理成本,已成为一种商业惯例,具有合理性。综上,结合公司经营情况,公司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维护客户关系,同时缩短回款周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必要性。
应收账款的界定与类型
《民法典》中明确可以作为保理业务标的的应收账款包括两类:“现有的应收账款”指基础合同的卖方义务尚未履行完毕,“将有的应收账款”指主张应收账款转让时尚不存在。
1. 现有的应收账款
现有应收账款是指权利人已经按照收入确认原则履行了其主要义务,可以要求债务人付款的权利。比如附条件的应收账款、附生效期限的应收账款或者是债权人的义务尚未履行完毕,一经完成即可产生的债权。一般指买卖双方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已经订立了基础的买卖合同,同时货物或服务已经交付及验收,应收账款债权双方、金额是确定的。
2. 将有的应收账款类型
根据未来应收账款产生的确定性可以将未来应收账款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是确定可以产生的未来应收账款,且债务人也已确定。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基础法律关系存在,合同双方当事人确定,双方权利义务明确,未来应收账款数额确定。只因义务人义务尚未到履行期限,因此相应的应收账款也未产生,但在合同得以正常履行的情况下,这一应收账款的产生是确定的。
第二是确定可以产生的未来应收账款,虽然具体债务人并不确定。如建立在公共基础设施等具有特许经营、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特性的收益权基础上产生的,比较典型的有景点的门票收入、高速公路的收费、水电费等。因为债务人不特定,但收费基础法律关系—不动产经营权确定,债权金额的可期待性以及稳定性较高,在实践中被认定为保理应收账款的接受度较高。
第三是并不确定是否会产生的未来应收账款。比如无基础法律关系的未来应收账款难以特定,且债务人也系不特定的第三人,无法公示。比如企业、个体工商户未来的营业收入,基础法律关系尚未发生且债务人也不特定。这种应收账款能否作为未来应收账款来开展保理业务有待商榷。
未来应收账款可作为保理标的前提
《民法典》给予了商业保理公司就未来应收账款开展保理业务明确法律依据,但并不是所有的未来应收账款都可以叙做商业保理业务。只要卖方按基础交易合同约定履行相关义务,应收账款的债权金额、买方、付款期限等要素就可以确定下来,卖方就有权基于基础交易合同向买方主张债权。结合相关实践,仅有具备合法性、可期待性和确定性的应收账款才是合规的未来应收账款。
1. 未来应收账款的合法性
应收账款合法、真实、有效是应收账款可以转让的前提要件,只有合法、真实、有效的应收账款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合法的应收账款应包括形式合法和实质合法两个方面。其一,对于形式合法而言,未来应收账款的转让亦应当采用书面合同的形式。其二,对于实质合法而言,不合法的基础合同、虚构的基础合同、无效的基础合同均不能作为保理标的予以转让。
2. 未来应收账款的可期待性
未来应收账款是一种将来才发生的债权。未来应收账款的转让是对一种现在还不存在的权利进行处分的行为。虽说此种权利于将来才可能产生,但只要在此种权利具有合理可期待的前提下,此种期待便存在了一定的财产价值。因此,将来应收账款是否具有可转让性,还应以将来应收账款是否具有合理的可期待性为判断依据。对未来应收账款可期待性的判断,实践中则通常以保理公司对卖方尽职调查的结果为依据,主要包括对过去和现在的交易对象、交易商品(或服务)、交易习惯等内容的审核。
3. 未来应收账款的可得确定性
确定性可以在多个维度进行解释,如未来应收账款的债权人、债务人、交易金额、发生原因、历史交易数据、交易发生时间和交易期限等方面予以综合分析,但从实际的保理业务来看,保理应收账款的金额以及还款来源其实是保理业务的核心。只有在还款来源相对确定的情况下,该应收账款才具有相应的合理期待性。以未来一年公园的门票收入为例,虽然此种债权的债务人为不特定的多数人,但由于其整体收入相对有保障,仍然可以认为此种债权具有较高的确定性。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