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
行业资讯
0
0
收藏
国常会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
2022-05-24 · 蓝莓企服

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影响,4月以来经济指标明显转弱,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国务院常务会议(下称“国常会”)日前召开,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定信心,果断应对,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并加大实施力度,按照总体思路和政策取向采取一揽子针对性强、有力有效的区间调控举措,稳住经济基本盘。

近日发布的4月主要经济数据显示,无论是供给端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还是需求端的出口、消费、投资同比增速均较前值明显放缓;城镇调查失业率攀升至有数据以来次高,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连续两月同比下降。

业内分析,本土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已经显现,除投资整体符合预期外,生产、消费等均出现收缩。下一阶段,要尽快控制疫情,宏观政策要聚焦稳就业、稳物价、稳增长等目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形成合力为困难行业、企业和个人纾困,提振国内有效需求。



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明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此,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此次国常会决定,实施6方面33项措施。在财政及相关政策方面,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2.64万亿元。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预计今年缓缴3200亿元。将失业保险留工培训补助扩大至所有困难参保企业。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新增1万亿元以上。

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明显靠前发力,这包括退税、专项债发行均明显提速。财税专家认为,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速落地,为市场主体提供了“真金白银”,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意义重大。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分析,今年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除了能保持增值税的中性之外,更能够使企业资金回流,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今年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不但体现为多税种的组合式减税,同时采用了包含退税、减税、免税及缓税等形式多样的政策工具,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享受政策的时点上也进行了有序的时间安排,形成政策的协同效应。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疫情在冲击财政收入的同时,稳增长和常态化防疫对财政支出的诉求上升,加之退税和土地市场低迷,若没有特别国债等增量工具,年内积极财政发力或将面临较大约束。目前来看,今年发行特别国债的必要性上升,时间可能在三季度。



在金融政策方面,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

此外,会议还部署了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做好失业保障、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

会议明确,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引导银行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

稳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抓手。继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后,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度释放积极信号: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两大重磅会议明确,基建投资将作为经济增长“压舱石”,扛起扩内需、促循环、稳增长“大旗”。这也意味着,作为下一步拉动投资的重要抓手,各地基建投资项目开工和建设将进入加速期。

机构分析,若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基建项目落地将逐步提速,后续基建企业订单量或将在5~6月大幅提高,今年基建增速有望实现均值7.5%的增长水平。

评论 0
请先 后发表评论

暂无数据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0755-82557072
邮箱地址 cnskbb@cnzryx.com
公司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联合金融大厦A座14层
关注我们
蓝莓公众号
蓝莓公众号
蓝莓小程序
蓝莓小程序
深圳市中壬速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 - 2024 Shenzhen ZhongRenSu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粤ICP备2021065568号
新手指引
个人中心
帮助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我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