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在2022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多位重量级的嘉宾,就金融担当,金融机构如何全力支持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做好战略转型,创新突破寻找新机遇等问题进行了分享。
综合与会嘉宾观点来看,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金融体系仍需付出艰巨努力,并做出相应的适应性调整。
多项难题待解
全球经济的走势依旧复杂,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正陷入控通胀和稳经济的两难,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在三重压力影响下,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成为一个难解之题。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看来,外部环境方面,乌克兰危机叠加新冠疫情的影响,能源和粮食价格大幅攀升,主要经济体通胀达到40年来最高水平,全球经济滞胀风险上升。而从国内发展看,需求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消费增长仍然乏力,投资回升动力不强。受能源原材料用工成本上升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接触性服务业持续承压,小微企业经营仍面临困难。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仍需付出艰巨努力。从金融领域看,居民储蓄意愿上升,企业信贷需求不足。央行数据显示,前7个月,居民部门人民币存款新增近10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9万亿元。企业融资需求主要集中于短期流动资金,中长期信贷需求偏弱,扩大再生产更趋谨慎。
虽然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恢复基础不牢固,仍需着力解决一些重难点问题。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进认为,一是需要解决好金融机构顺周期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问题,保持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积极服务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二是解决好投融资体制机制存在堵点,推动准公益性中长期投融资模式创新,打造市场化的投融资主体,畅通投融资渠道。三是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完善敢贷愿贷的机制,提升能贷会贷的能力,助企纾困,持续巩固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四是解决好服务经济发展和风险防控的关系,推动企业与金融机构相向而行,共同做好风险防控,更好地支持企业有序生产经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王一鸣认为,在高速增长阶段,粗放性的风险管理模式能够较快做大资产规模,但随着我国潜在增长水平下降,特别是疫情后增速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以及部分领域的风险逐步暴露,金融体系风险识别机制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来更精细化地识别行业中不同企业的风险,提高风险甄别能力,完善风险识别机制。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与之匹配的金融服务新范式。金融体系势必要做出相应的适应性调整。以人民币国际化、数字人民币作为重要突破口,不失为重要选项。
政策开发性金融工具担当重任
“28年来,政策性金融作为重要的逆周期、跨周期调节工具,在关键时期落实国家政策,为重点领域提供金融支持,抵御外部冲击,熨平经济波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张文才说。
顺境隐于市,逆境托于市。在推动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阶段,政策开发性金融工具担当重要角色。
今年以来,为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央行引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落实好新增8000亿元信贷规模和设立3000亿元金融工具,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8月24日、31日,国常会召开两场会议,新增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并指出在用好新增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础上,对符合条件项目满足资金需求,避免出现项目等资金;将上半年开工项目新增纳入支持,以在三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扩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领域,将老旧小区改造、省级高速公路等纳入,尽可能吸引民间投资。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继续加大对基建投资,特别是新基建的金融支持。
王一鸣表示,当前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但也受到项目储备、资金用途、地方政府收支和债务压力等多方面约束,要继续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并推动金融机构设计更多产品,支持交通基础设施、5G、大数据中心、绿色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徐一丁介绍,今年以来,国家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投资基金8000亿元。新增信贷规模中,农发行新增3000亿,加上人民银行年初下达的6000亿元计划,农发行全年信贷计划高达9000亿元,比去年增加3500亿元。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进表示,下一步用好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基金新增规模投放工作,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用好人民银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碳减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银行纾困、普惠养老等重点领域。同时,进一步做好转贷款工作,以批发方式支持更多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