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经济数据“开门红”,需求恢复仍偏弱
行业资讯
0
0
收藏
多项经济数据“开门红”,需求恢复仍偏弱
2023-02-13 · 蓝莓企服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中国经济呈现筑底回升态势。近日发布的多项经济数据迎来“开门红”,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3个月收缩后重返扩张区间,核心CPI回升,工程机械数据亮眼,社融信贷超预期,反映出消费、基建、制造业投资等都在加快复苏。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上涨2.1%创三个月新高。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核心CPI的回升显示消费稳步修复并开启回暖进程。

1月份金融数据也实现了“开门红”。2023年1月,M1、M2同比增速较上月双双回升,其中M2增速创下2016年5月以来新高。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创下单月信贷历史新高。企业信心和预期加快恢复,融资需求增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整体上看,在经济修复预期改善带动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明显上升,政策面鼓励银行靠前投放信贷等因素综合作用下,1月信贷出现“开门红”。这将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支持一季度经济较快回升。

各界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正在持续升温。近日多家国际机构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高盛集团预计2023年中国4个季度经济平均增速6.5%,中国经济加快恢复将提振全球经济增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界人士、基层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李克强说,我国经济增长去年底企稳、今年初回升。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实施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扎实做好当前工作,继续拓展经济运行回升态势。


核心CPI回升

防疫政策优化效果显现叠加春节效应,1月服务价格明显上涨,CPI同比涨幅创三个月新高。而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煤炭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整体继续下降。

国家统计局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涨幅较去年12月扩大0.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8%,降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负增长。

从同比看,CPI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2%,涨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能源价格上涨3.0%,涨幅比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分析,1月份CPI同比增长温和抬升和PPI同比延续收缩态势,主要原因是基数效应、季节因素叠加需求端回暖特别是节日消费需求提振。预计全年通胀形势仍较为温和可控,不必过度强调通胀对未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空间的压制作用。

据测算,在1月份2.1%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庞溟认为,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呈现拾阶而上态势,显示消费稳步修复并开启回暖进程。但必须看到,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依然在全力扩大社会有效需求,特别是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让扩消费在推动巩固和拓展经济运行回升势头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PPI方面,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煤炭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整体继续下降。

数据显示,1月份PPI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4%,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5%,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下降的有15个,与上月相同。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目前国内需求回暖,基建维持较高景气度,房地产企稳回暖,有望带动PPI同比改善。但全球需求放缓,海外金融环境继续偏紧,又对大宗商品价格前景构成一定限制,结合去年基数继续偏高的影响,预计一季度PPI同比将继续收缩。目前国内仍需对通胀保持谨慎,国内需求回暖、能源以及原材料价格的高位运行都可能成为潜在通胀来源。

机构分析,能源燃料相关行业的价格拉动作用开始减弱,但中下游行业价格增速多数回落,表明国内需求恢复依然偏弱。未来仍需要在扩大内需上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同时继续实施保供稳价政策措施,稳定供给、改善结构,促进经济稳步恢复平衡。


1月信贷喜迎“开门红”

“在早春效应下,银行信贷投放节奏明显前置、靠前发力,叠加各项稳信贷政策工具的驱动,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实现‘开门红’,将有效助力提振市场信心、激发主体活力。”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称。

央行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实现“开门红”。

具体而言,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4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5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12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585亿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人民币贷款特别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因素:一是我国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宏观经济正在整体性转好,企业信心和预期加快恢复,融资需求增强;二是季节性因素推动,银行年初项目储备充分,信贷额度较为充足,通过“早投放”实现“早收益”;三是金融管理部门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推动贷款加快投放、尽早投放。而随着贷款规模再创新高,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增强,一定程度上推高了M2增速。

不过,“企业强、居民弱”的特征依然存在。周茂华表示,1月居民新增贷款疲弱,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收缩幅度扩大,反映出1月楼市销售低迷;同时,居民短期贷款同比继续少增,反映1月居民消费支出继续偏弱。但1月居民短期信贷增长,同比收缩幅度有所收窄,反映国内居民消费信贷需求呈现逐步企稳迹象。

1月,M2-M1增速差缩小,宽信用对实体经济的提振效应有所改善。专家预计,接下来宽信用效应有望进一步释放,M2-M1的增速会逐步收敛。

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狭义货币(M1)余额65.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

周茂华认为,1月M2同比增速较上个月走高,主要是国内结构性工具持续发力,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银行积极放贷力争早锁定收益。M1同比增长加快,反映企业短期交易活动活跃度有所增强,企业对经济复苏信心在回暖。

王青表示,在上年同期增速基数抬高、今年1月财政存款同比多增背景下,M2同比加速主要缘于当月贷款投放规模大幅多增,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也在加快,这有效提振了存款派生,推动M2增速高位上行,创下近7年以来新高。

“当前M2增速处于高位,背后的原因还包括上年财政大规模退税等因素带来的影响。这显示货币、财政政策共同发力作用下,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货币供应量持续高增,一旦宽货币向宽信用渠道打通,其对实体经济的提振效应将充分体现。”王青称。

整体看,在经济修复预期改善带动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明显上升、政策面鼓励银行靠前投放信贷等因素综合作用下,1月信贷出现“开门红”。

对于后续政策走向,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认为,随着人民银行各项宽信用政策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会逐步回升,投资加速扩张,消费进一步恢复,经济增长预期将得到较大改善。

王青认为,在宏观政策延续稳增长取向、市场主体自主融资需求修复支撑下,2月信贷有望继续保持同比多增势头。下一步为有效激发实体经济贷款需求,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政策面或将多方面发力。


工程机械开年热卖

工程机械一直被认为是反映基础设施建设、观察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变化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当前,随着国内基建、地产回暖预期增强,以及海外需求持续旺盛,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正在上行。

柳工集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柳工工程机械海外出口量同比增长超过50%,海外销售数量和金额均超越历年单月纪录,实现了2023年首月“开门红”。三一集团也在春节后开始批量订单交付,1月29日,价值超亿元的31台三一起重机批量完成交付。同时,当日十余家吊装企业与三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三一集团称,目前各行各业正加快经济复苏,工程机械行业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近期中国挖掘机市场出现了一定波动。CME工程机械网的草根调查显示,1月挖掘机(含出口)销量13000台左右,同比下降16%。分市场来看,国内市场预估销量3500台,同比下降77%左右;出口市场预估销量9500台,同比增速10%左右。

业内认为,随着各地节后的陆续开工以及项目启动,2月和3月的重卡市场需求会逐月走高,1月可能是一季度市场销量的最低点。东莞证券表示,2022年新增专项债额度超额发行,助力基建项目开工率提升,有望拉动工程机械销量。2023年随着房地产政策宽松预期不断增强,行业景气度将回升,预计对工程机械需求有望边际改善。

东方证券研报也指出,随着房地产融资方面调整优化措施落地,基建地产回暖预期增强。政策托底利好下游开工率回升,工程机械内销市场有望加快复苏,行业有望迎来上行。

稳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政策力度正在不断加码。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投资管理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企业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提高有效投资质量,提振全社会经济发展信心,推动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上述文件明确了中央企业2023年投资工作重点,聚焦国家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强链补链等重点领域,推动企业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布局实施一批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

评论 0
请先 后发表评论

暂无数据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0755-82557072
邮箱地址 cnskbb@cnzryx.com
公司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联合金融大厦A座14层
关注我们
蓝莓公众号
蓝莓公众号
蓝莓小程序
蓝莓小程序
深圳市中壬速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 - 2024 Shenzhen ZhongRenSu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粤ICP备2021065568号
新手指引
个人中心
帮助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我们
回到顶部